- ·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栏[06/29]
- ·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收[06/29]
- ·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投[06/29]
- ·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征[06/29]
- ·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刊[06/29]
“适用”“好用”“常用”,信息化技术如何更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双减之后,学校发生新变化 李志伟认为,教育信息化产品应针对学校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时更新迭代和自我完善,让技术与人的融合更加紧密。“让其在工作和学习中成为必需品,而不
双减之后,学校发生新变化
李志伟认为,教育信息化产品应针对学校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时更新迭代和自我完善,让技术与人的融合更加紧密。“让其在工作和学习中成为必需品,而不是可有可无,它才能更有价值,也才能最终实现常态化应用。”
负担轻了,教学时间更多了。对于河北张家口怀来县官厅镇中心校来说,在日常教学中使用信息化系统,让这个教师人数短缺、课时压力繁重的学校松了口气。
多方协力
从重视互联网在教育领域基础性运用的教育信息化1.0时代,到以人为本、重视大数据应用的教育信息化2.0时代,再到如今提倡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化正逐步向纵深发展。
新形势下,如何让数字技术真正融入教育领域、实现常态化应用,怎样夯实教育新基建的“数字底座”,是摆在各方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题;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又有何见解和需求?
重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提升数字装备配置水平。网络硬软件设备是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基础,相关部门应加快学校教学、管理与服务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打造良好的新型课堂教学环境,从而放大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效能,推动教育教学减负提质增效。
李志伟和马建平认为,应将信息技术使用作为新时期教师的基本功。学校可通过评选活动推进信息化应用成果展示和应用能手筛选,在推动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同时,不断探索数字化条件下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现对学生个性化培养和评价,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批改作业的时间节省下来,教师就能有更多精力对学生学习的痛难点进行精准教学,助力高质量教育。”赵建兵说。
多位校长表示,新时代提升教育质量,必须夯实教育新基建的“数字底座”。为此,不仅要让信息化技术和产品在教育中实现“适用”“好用”和“常用”,还需要多方协力、系统化推进,使信息技术真正赋能学校教育,最终实现双减目标。
教育信息化产品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具体情况,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案,但核心必须是立足教学需求、充分适应教育场景、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双减背景下,就是要切实为教师和学生减负,解放教师生产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信息化产品应遵循需求导向,站在学校角度去考虑问题,与学校需求达到高度‘融合'而非简单‘结合'。”李志伟说。
北京广渠门中学附属花市小学老师集体批改作业
双减政策是推动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用好我国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化时代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为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地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随着教育信息化迈入2.0时代,教育对信息化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数字化技术的覆盖和应用,而必须从人的体验出发,适应教育主体的需要,从而最大化发挥其效能。
无论何种产品,“好用”才是王道。在满足学校教学需求的前提下,好的信息化产品应简便易操作,不给教师学生添负担。河北张家口怀来县官厅镇中心校校长赵建兵认为,教育信息化产品在工作方式、操作流程和数据量标上应与实际教学一致,才能让师生容易上手。
夯实教育新基建“数字底座”
河北官厅镇中心校通过AI辅助批改帮助老师减负提效
教育信息化产品必须“适用”于学校教学。山西太原清徐县实验小学校长马建平认为,教育信息化要迈向深入,就必须很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适用性”是第一原则。
实现教育信息化,产品最终要归结到“常用”。在“适用”“好用”的基础上,要做到常态化应用,需着眼长远,重视对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优化和后续运营维护。
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总校校长李志伟、山西太原清徐县实验小学校长马建平和河北张家口怀来县官厅镇中心校校长赵建兵。对此,校长们有话说——
涉及到软件层面应做到界面友好、流程高度自动化,不能让师生因技术而生畏。“产品的逻辑、交互和兼容等细节方面需层层把关。过去信息化产品偏向于管理,更关注效率而不是体验,要做到‘好用',让教师学生们愿意用,就必须重视细节设计方面的处理。”马建平说。
文章来源:《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网址: http://www.xxjsyxxhzz.cn/zonghexinwen/2022/0526/2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