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栏[06/29]
- ·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收[06/29]
- ·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投[06/29]
- ·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征[06/29]
- ·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刊[06/29]
智慧信息化养老产业经济的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 智慧养老的概述 1.1 智慧养老的由来 “智慧养老”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提出,当时称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即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在自己家
1 智慧养老的概述
1.1 智慧养老的由来
“智慧养老”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提出,当时称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即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又称“智能居家养老”,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面向居家老人开展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早在2008年11月,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就在纽约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城市”愿景,希望为世界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此背景下,在“智能养老”的基础上进而发展出了“智慧养老”的概念。
1.2 共享经济与养老产业的融合
如今共享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逐渐影响了各行各业,养老产业也在其中。直到21世纪初,才逐渐成为经济热点话题。共享经济下的养老产业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相关技术来整合各个方面的老人信息和资源,实现行业数据共享,并以此为数据基础,提供与之需求相匹配的服务,来改善资源配置错位的问题,实现资源与服务的协调有序管理。二者结合,随着互联网智能化的逐步发展而得到实现,是养老产业顺应时代的结果,也为养老产业的“智能改革”打下基础。如今国内共享产业的火热,智慧养老产业也迎来了春天,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前景。
1.3 “互联网+”与智能养老的新思维
近些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互联网+”已经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对公共服务尤其是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机遇。传统的养老模式无法适应智慧养老的需求,智慧养老需要依托“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化技术和较为完善的工具,使其与智慧养老有效结合,成为一种新颖的养老生态模式。
国家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从而使得养老产业能够利用与之相关的技术,实现互利共赢。智慧养老和“互联网+”的有效结合不仅仅能够满足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和缓解子女的抚养压力,还能够使得老人能够拥有较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并以此带动一大批的关联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作为较早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人口大国,可以为其他国家在解决老龄化问题时提供借鉴。
2 国内智慧养老的现状
2.1 国内智慧养老的发展状况
根据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共有万人,占总人口的11.9%,老年抚养比达16.8%。老龄化人口和老年抚养比已持续数年的增长。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可也由此带来养老产业的发展,并且各地对智慧养老都有一定的发展模式。例如,山东烟台市的莱山区政府主动牵头,与相关企业达成合作,让企业提供养老服务。形成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的“智慧”养老体系;洛阳市政府积极主动建立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加大投入建设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并形成老年人信息数据库,让企业能够更好的形成智能服务体系,为老人提供适合个人的生活、医疗服务。
据统计测算,2019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近3.2万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8%,预计到2020年产业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全国老龄化人口的逐步增多,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受计划生育等因素的影响,如今“421”和“422”模式的家庭即一个家庭中有四位老人,一对双方都为独生子女的夫妻,一个或两个需要抚养的孩子越来越多。养老难也逐渐成为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今社会已经出现“未富先老”的情况,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家庭扶养老人的压力不断增大以致最终会出现“没人养老”“没钱养老”的地步。随着情况的不断加剧,“智慧养老”也渐渐走进在人们的视野中。
2.2 国内智慧养老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 智能程度和信息化程度较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整体的智能和信息化程度有着较为显著的提高。可智慧养老这一热点直到近几年才被人们关注,人民群体以及整个社会对此投入的力度也比较小,所以整体的技术水平发展程度不像其他行业那么迅速。以至于智慧养老发展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数据的处理、利用和整合等方面无法得到满足,也就无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利用,最终无法有效的服务于受众群体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各个行业之间无法合理有效的衔接,会造成了用户信息和服务的混乱,无法提高工作和服务效率。
文章来源:《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网址: http://www.xxjsyxxhzz.cn/qikandaodu/2021/0214/1167.html